九游会双币:
1981年7月14日,陶子出生了。独生子女、自信、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,和陶子一样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几乎都有着这样的特点。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的“80后”也不仅仅是对1980~1989年出生的年轻作家的称呼,现在已经指代了包括陶子在内的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。
“垮掉的一代”、“最自私的一代”、“最没责任心的一代”等充满攻击性的字眼随处可见,但是,在对一些企业的采访中记者看出,“80后”虽有瑕疵,更多的则是历练后的良好蜕变。他们正在成为中关村的主力。
“80后”对跳槽都不会陌生,工作没热情、遇到烦心事、工作不像想象的样子稍不如意,跳槽试试看几乎成为了“80后”处理问题的“尚方宝剑”。
2005年,23岁的任晓阳大学毕业后从家乡吉林来到北京求职,起初的半年里,他先后在一家日资企业和一家软件外包企业工作了不到3个月。跳槽的原因很简单,那家日资企业经常要求加班,并且主管还会在休息时间打电话分配工作,违背了任晓阳“下班时间我做主”的意愿;而任晓阳将那家软件外包企业“判刑”的“罪名”则更叫人哭笑不得:主管安排的工作要求在1周内完成,任晓阳坚持认为最快也得要10天,意见不合,就递交了辞职信。随后任晓阳又从北京辗转去了上海、深圳,从研发转向了销售,曲曲折折,开始那两年,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“没少给社会和家庭添麻烦”。
夏天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,也算是“名门之后”了。毕业之后进入了航天某部门工作,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厌倦了这种“一开始就看到老”的生活,2007年初果断地决定辞职,回家做起了一个完全的“啃老族”。休息了大半年,夏天似乎更没有了工作的激情,她的梦想就是做一个“全职太太”。
“这样的情况在80后工作的前期绝对不少见,我相信90后中甚至是常见。”北京智慧果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、首席架构师向晴说,“但是,我看到更多的是这些被认为是个问题的80后,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后逐渐成熟,并成为了岗位的关键人员。80后不再是问题,而更多地担当了企业的技术骨干的角色。”
软件人才网业务总监任疆寅这样评价“80后”:把自己的抽屉一锁然后消失在你的视线里,这样的事情原来的员工都不敢想,现在“80后”就敢做。但是,康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姚祖荣对此不完全赞同,“经历了去年的512地震、北京奥运会,我们对80后都刮目相看。在志愿者中,80后发挥了重要的力量,让我们有理由相信,他们不再只是麻烦的制造者,他们正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。”
据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祁燕介绍,华旗1900名员工中平均岁数仅为27岁;仁创科技企管部胡青燕也和记者说,仁创科技500名员工平均岁数约28岁;北京学之途网络公司的几十名员工几乎全是“80后”无疑,在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中,“80后”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主力。
网御神州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姜思红是一位年轻的“老将”。身为“80后”的她,已经是公司行政和人力方面的绝对领导,平时出席活动、主持会议,她活泼开朗的个性和丰富的经验总是让人迅速地留下印象。行政工作细小而杂乱,姜思红就说起了日前的一段经历,“上个周末公司有两个招投标的项目分别在北京和郑州两地进行,项目计划书上都要用到公章。两个大区经理对此事都格外关注,都想自己先用到公章,以免耽误工作。”姜思红分析了两位大区经理的性格,郑州的经理平时就是急性子,且不管对错,只认自己的理儿,而北京的这位经理比较温和,容易商量。最终,她妥善地协调了两位经理关于公章的要求。
华旗随身数码股份有限公司赵琪是“80后”中的前辈了,大学毕业后学电子商务的他曾经和同学一起创办过公司。虽然,公司最终的命运并不如人所愿,不过,这段经历却让赵琪反思到了自己身上的弱点:多激情缺理性,多幻想少行动。结束了公司短暂的旅程之后,赵琪来了华旗随身数码。虽然,加班是常事,尽管,工作多而杂,不过,赵琪应付起来却游刃有余,他说:“很喜欢现在的工作,多学东西,多长经验现在最重要了,只要能学到东西,苦一点,累一点,都没关系。”
这些在企业中逐渐挑起大梁的“80后”还不到30岁,未来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,那么,他们又将如何捍卫自己中坚力量的位置呢?
博彦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公共关系经理刘卓洋出生于80年代中期,和同龄人相比可谓是一帆风顺,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在知名软件外包企业博彦软件工作,经过两年的历练,他已成为了公司能独当一面的公共关系事务大将。年纪虽轻,但是对于未来,刘卓洋丝毫不含糊,“该充电了,我正在搜集一些MBA的课程,未来3年会报一个这类的课程再次走进课堂学习,希望这对以后的工作将是一段有益的经历。”
参加继续教育或进行技能培训是工作了一段时间的“80后”颇为青睐的事情。北京科技园置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小姐最近就报了两个班,为期一年的戴尔英语初级班和房地产经纪协理资格证培训班。她说:“今年我已经22岁了,不能做一辈子销售,要开始为以后的长远工作积累知识。”据英孚教育的Robert介绍,英孚的学员中几乎90%以上都是“80后”,而在入校的调查中也显示,这些人来学英语的目的也都是希望提高个人,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。
下一篇:老女人 MBA智库